您现在的位置:kastop>> Kas信息 Web3信息>>正文内容

DeSci的前世今生:学术资源的垄断与开放

作者:白丁,极客web3

最近,由于Vitalik和CZ提名DeSci,这一概念成为了热词并引发了广泛讨论。从字面意思看,DeSci主要指“去中心化科学”,针对传统学术研究流程中固存的的中心化问题,DeSci尝试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改变学术活动的出版与传播模式,让科研领域更具开放与公平性。

传统的学术研究与传播体系中存在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少数出版商如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通过控制顶级期刊,基本垄断了优质论文的传播渠道,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此外,由于传统学术评价体系的不足等各方面原因,近些年来很多科研工作变成了“纸上雕花,论文至上”,挤压了科研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资源分配不平等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学术“边缘化”,导致全球科研系统性失衡。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亟需重新思考:学术论文是否真的应该付费阅读?学术界结症的关键到底在哪里?结合近期被炒上热点的Sci-Hub等公共物品热词,我们不妨对DeSci展开初步探讨,并展望Web3与科研领域相结合为学术界带来的开放与进步可能。

出版商对学术期刊的垄断

期刊本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媒介,然而在当今传统学界最大的问题恰恰与期刊有关。从《自然》、《柳叶刀》到《细胞》,顶级期刊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发表和传播,也成了科研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何种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过多少成果,是科研人员在学术话语权分配中的重要凭证,这让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无可避免地掺杂名利,具有了商业化的特征,这才是当前传统学术体系的本质。

从投稿到发表,论文要经历编辑处理、同行评审,直到最终发布的繁复流程,里面可操作的地方很多,举例来说,论文评审主要由领域内的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评估,会邀请该领域内相对权威的学者参与,然而这些专家往往无法通过审稿获得经济报酬。结果这一“免费”的步骤,却成为了出版商提高定价的噱头之一,以审稿人权威为卖点,反过来向阅读期刊的人收取高昂的订阅费。

人们对于这一运营模式并非一无所知,但是基于学术出版商对市场的高度垄断,不得不接受现实。少数几家出版巨头——如Elsevier、Springer Nature和Wiley等,几乎控制了全球约70%的科技期刊这种垄断地位让出版商拥有了极强的议价能力,他们将学术期刊视为高端商品,以高影响因子和声望效应为定价依据,而非基于实际运营成本。

机构和个人在订阅期刊时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甚至为了获取某特定期刊资源,必须被迫打包购买几百套期刊,这种无良的捆绑销售模式被称为“"BigDeal”。爱思唯尔的母公司RELX集团,在2022年科技领域的利润率高达30%-40%,超过了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

这些怪象统统表明一个问题:学术界目前已经高度市场化,且是垄断性市场化。垄断会带来负外部性,并由少数群体收割垄断利益。学术市场最终的受益者,无疑是出版商代表的资本,而负外部性却由学术界的科研人员和读者承担。

影响因子和需求价格弹性

在传统学术界当中,影响因子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用来衡量该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方式如下:

比如某期刊在2024年的影响因子是5.0,意味着该期刊2022年和2023年发表的每篇文章,平均在2024年被引用了5次,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水平。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对发表论文的作者具有很大的名利加持,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一般被称为“顶刊”。

出版巨头往往通过并购整合,将顶刊纳入自己的出版网络。例如Elsevier拥有《柳叶刀》、《细胞》等;Springer则有《自然》及其子刊。接下来,这些出版商再利用掌握的资源以各种方式牟取垄断利润。除了订阅费之外,出版商还向发表论文的人收取投稿费,这种双重收费模式,形成了高度盈利的商业模式。

正是因为“手中有货”,出版商可以赚取垄断利润。以爱思唯尔为例,其母公司RELX集团2022年的营收超过80亿美元,其中STM(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业务占据了最大比重,利润率高达30%-40%。相比之下,苹果和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的利润率仅约为20%-25%,可见学术出版的利润空间之大。作为对比的是,高校订阅期刊的费用每年以5%-7%的速度上涨,甚至远高于货币通胀率。

来自RELX集团2022年财报

如此巨大的盈利空间,使得出版商不愿放弃这块“学术蛋糕”,加之学术界对高影响因子期刊的需求刚性,出版商利用垄断地位维持高价策略,同时通过版权协议将研究者的知识产权转化为自己的商业资产。这样的经营模式使学术期刊从知识传播的桥梁蜕变为资本的工具,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开放与公平。

2019年,加州大学系统因无法负担Elsevier的高昂费用,其订阅服务暂停了两年之久。即使在全球知名的头部高校,都会出现这种“科研人读不起论文”的现象,更遑论中小型机构所面临的科研困境了。

中国知网同样具有类似的问题。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发布公告,2010年至2016年间,知网报价涨幅达132.86%,学校认为涨价幅度过大,难以承受,决定暂停使用知网数据库服务。2021年,南京大学宣布暂停使用中国知网,理由是知网订阅费用持续上涨,给学校带来巨大财务压力。2022年4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通告,因知网续订费用已达千万级别,决定暂停使用知网数据库。

截至目前,中国知网因垄断、违规行为累计被多次罚款共超过1.3亿元人民币,这也可以从侧面大致估算其依赖学术资源获取暴利的数量级。

来自《鲁中晨报》

其实归根结底,学术资源垄断的根本在于科研人员对术资源的需求刚性过高。市场需求相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需求价格弹性”。越是必需品弹性越低,比如食物、药品、水电费等等;反之,越是非必需品弹性越高,如奢侈品、快消品等。二者需求曲线对比如下图所示。

与普通电子书市场相比,学术出版市场具有规模小但粘性高的特点,所以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由于科研机构和学者对特定期刊的依赖程度较高,出版商在定价上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制约。这种“刚需市场”一旦被供给者获得了垄断地位,由于几乎没有替代品,垄断价格可以被尽可能拉高,订阅费和投稿费将始终处于高位。

这样的学术出版体系还在无形中加剧了全球学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型机构面对高昂的期刊订阅费用,很多时候无力承担,制约了其学术发展。甚至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型机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知名高校和顶尖机构通常能够签订“Big Deal”协议,获取全面的学术资源,而中小型机构往往只能购买少量期刊,甚至完全依赖公共资源。且越是如此,小国和小机构越无法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陷入恶性循环。

学术论文是公共物品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知识本身是非排他非竞争的,天然属于公共物品。而科研大多依赖公共资金支持,尤其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其经费通常是政府拨款或公益组织的支持。这意味着,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由全社会共同出资完成的事业因此研究成果理应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为全人类共享,而非被少数出版商通过各种渠道优势施以垄断。

出版商将科学成果商品化,不仅设置高价获取壁垒,还通过版权协议限制作者在其他场景中的自由分享。这种封闭的模式显然违背了公共物品的理念,更进一步说,与现代科研协作的精神相悖。

学术论文的免费获取在缩小不同经济实力科研主体之间资源鸿沟方面,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因预算限制,无法订阅昂贵的学术期刊,导致研究者难以跟进国际前沿研究,科研能力进一步被边缘化。如果学术论文能够免费开放,将极大地改善这些国家的科研条件,让更多的研究者平等地参与到全球科学交流中。

更重要的是,论文被更多的研究者、教育者和公众及时免费获取,将极大地加速知识的传播和创新,这对社会避免直接重大损失有显著意义。例如,飓风“卡特里娜”肆虐之后,及时更新的气象研究成果在随后几次飓风中显著减少了人员伤亡;荷兰西南部的“三角洲工程”采用的防洪设计理念来源于学术研究,避免了类似1953年大洪水的灾难重演;而医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及时更新,则更是能多挽救无数生命。

Sci-Hub:突破出版壁垒的尝试

在高昂的学术期刊订阅费用和传统行业巨大知识壁垒的背景下,2011年Sci-Hub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是一场革命。作为全球最大的“影子图书馆”,Sci-Hub不仅挑战了出版巨头的垄断地位,也重新定义了知识的传播方式。有人甚至说,Sci-Hub的意义堪比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人类带来光明,或文艺复兴时期将知识从教会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自成立以来,Sci-Hub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18年开始全网知名。

上图中的数据对比表明,人们对Sci-hub的比喻似乎并不过分,就算非专业的科研人员,相信每个接受过硕士及以上教育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一个免费的论文知识库难以估量的价值。更可况Sci-Hub不属于国家,不属于政府,没有拨款和补贴,仅由私人创建和运营,这无疑更加难能可贵。

Sci-Hub是由哈萨克斯坦籍(其出生时为前苏联)的亚历山德拉·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n)于2011年创立的免费学术论文获取平台。埃尔巴金的初衷是打破学术出版商对知识传播的垄断,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获取学术资源。她曾表示:“科学知识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不是被少数人攫取的私有资源。”截至目前,Sci-Hub已收录了近9000万篇学术论文,覆盖了全球大部分主流期刊的内容。

作为一个免费平台,Sci-Hub获取论文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利用了高校和科研机构订阅的学术资源,借助授权访问获取论文。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订阅了诸如Elsevier、Springer、Wiley等大型出版商的数据库,Sci-Hub借助学术用户提供的账户访问这些资源,而后使用脚本在授权范围内自动批量下载论文,将其保存到自己的服务器上。

这一抢夺主流出版商奶酪的做法当然为后者所不容。2016年,美国纽约南区法院的一份法律文件显示,Sci-Hub使用了一些学术机构的合法账户,未经授权批量下载Elsevier的论文,直接导致Elsevier提起版权诉讼。

第二就是当Sci-Hub拥有一定知名度后,受到了不少学界用户的拥趸,得到了这些人的自发支持。他们可能是学者、学生,也可能是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会主动向Sci-Hub提供访问权限或直接上传学术资源。这种行为让Sci-Hub短时间内收录了大量论文文本。亚历山德拉·埃尔巴金(Sci-Hub的创始人)曾在采访中提到,许多学术用户主动联系Sci-Hub,表示愿意贡献账户或下载的文献以支持知识共享。

第三种较为特殊。Sci-Hub可能会使用一些手段,利用或造成一些高校或机构账户信息的泄露,获得订阅资源的访问权。

有报告表明,部分账户泄露可能来自于针对高校图书馆或出版商数据库用户的钓鱼邮件,Sci-Hub利用这些已泄露的账户批量下载论文;某些高校或机构用户使用了简单或重复的密码(如“123456”或账户名),使得账户容易被破解。Sci-Hub或其支持者通过自动化脚本进行密码试探攻击,找到存在弱密码的账户后批量登录。此外,比如不及时更换密码、离职未注销等操作,都会给Sci-Hub“可乘之机”。

至此我们当然可以看出,Sci-Hub已知的获取学术资源的途径实际上是具有很大争议性的,但还在可探讨的范围内。我们更关心一个问题:Sci-Hub是否使用过激烈的违法行为获取论文?

虽然Sci-Hub的创始人亚历山德拉·埃尔巴金多次否认使用黑客手段直接攻击出版商的数据库,她强调Sci-Hub获取资源主要依赖的是账户自愿共享和技术利用漏洞,但是从一些出版商和安全专家的报告来看,部分账户泄露可能的确涉及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如利用自动化工具破解弱密码,或攻击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内部网络,窃取用户登录信息。

尽管Sci-Hub的获取方式存在争议,甚至被出版商视为侵权和非法,但在许多学者和支持者看来,这种行为反而是Sci-Hub对抗传统学术垄断最有力的证据,是一场知识共享的“必然革命”,更是对现有出版体系垄断和高昂定价模式的必要反击。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普通科研人员对于Sci-Hub的态度可以说是和出版商截然相反的,为什么?Sci-Hub作为一个非盈利平台,为全球数以亿计的研究者、学生和普通公众打开了通向学术知识的通道。在许多发展中国家,Sci-Hub甚至是科研人员获取最新研究成果的唯一选择。统计,Sci-Hub的下载次数超过6.5亿次,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例如,仅2017年,伊朗和印度就分别贡献了2500万次和1500万次下载。

在知识垄断的阴影下,Sci-Hub的出现造福了几乎所有科研人员,尤其是使得科学知识能够触及那些因经济、地域等原因被排除在外的人群,为知识的公平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尽管Sci-Hub在打破知识壁垒方面意义非凡,毕竟触动了别人的利益,其运营面临着不同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合规问题。Sci-Hub的存在对出版巨头的商业模式构成了直接威胁,面临后者持续的诉讼与封锁。Elsevier、Springer等出版商多次对Sci-Hub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版权。法院判决通常要求Sci-Hub停止运营,域名被多次封锁。

例如2017年,美国法院判决Elsevier胜诉,Sci-Hub的多个域名被迫关闭。自成立以来,Sci-Hub已被封锁超过10次。再如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出版商试图通过法律手段阻止Sci-Hub的访问,但用户往往可以通过VPN和镜像站点继续使用。

其次是公共物品的通病——资金来源问题。Sci-Hub的运营完全依赖用户的捐赠和高校账户的支持,没有稳定的营收来源,这使得平台的可持续性备受挑战。202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Sci-Hub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比特币捐赠,全年捐赠金额约为12万美元,但这远不足以覆盖平台的服务器和运营成本。

而在2024年,有网友自发推广与Sci-Hub同名的memecoin,在memecoin爆火后向Sci-Hub捐赠了代币总量的20%,以目前的市值计算约为500万美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Sci-Hub的困境。

综上所述,尽管Sci-Hub在知识共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模式并非没有局限性。首先,Sci-Hub的法律地位不稳定,平台的长期存续受到严重威胁。其次,Sci-Hub解决的是知识获取的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学术出版的商业模式或权力结构。

或许,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打破学术垄断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去中心化科学(DeSci)的理念,可以利用区块链实现学术论文的透明共享、知识产权的去中心化管理以及资金的公平分配。相比于Sci-Hub的被动获取模式,DeSci提供了更加合法化、系统化的知识共享途径。

DeSci:解决学术垄断的未来路径

随着传统学术出版模式的垄断和高昂费用问题日益凸显,去中心化科学(DeSci)正在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新的希望。DeSci的核心愿景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理念,打造不依赖少数出版商和资助机构的新型科研生态。在这一生态中,研究者可以直接获得资助,成果可以公开访问,而知识产权则能被透明管理,确保所有贡献者都能公平分配收益。

区块链对于金钱相关问题的解决具备底层逻辑上的优势,DeSci可以将论文的发布、引用和审稿流程记录在链上,确保透明度和可信度,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显著降低成本或提高学者的收入,帮助其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Token作为区块链的核心产物,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获得更多元的经济来源。在DeSci平台的愿景中,论文可以免费发表,而且可以根据阅读、引用量等数据,为科研人员直接提供Token奖励。关于这一点,Arweave已经尝试将开放访问与区块链结合,确保文献永久保存和公平访问。这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DeSci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收益,可谓是“开源节流”。

此外,类似DAO这样的新型组织关系更可以为DeSci科研系统带来更多透明性。在DeSci中,研究资助可以直接流向具体的科研项目,尽可能实现去中介化。通过DAO的决策机制基于社区投票,资助者可以选择支持感兴趣的项目,同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此外,对于论文、研究数据等知识类物品,产权清晰化是一个难以绕开的核心问题。在传统学术出版模式下,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收益分配常常充满争议。例如,大多数学术期刊要求研究者将论文的版权转让给出版商,研究者自身难以从学术成果的后续传播中获得收益。而在前文提到的开放获取(OA)模式中,虽然论文可以免费公开,但高昂的文章处理费仍然将经济负担转嫁给了研究者。

而NFT天生就适合解决类似的版权/产权清晰化问题。DeSci通过IP-NFT(知识产权非同质化代币)技术,将科研成果的产权数字化并记录在区块链上,使产权归属透明且不可篡改,以此形式完成专利化。研究者可以直接拥有和控制知识产权,无需将版权转让给出版商。另外,收益分配也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每次论文被引用或科研数据被使用时,收益将实时分配到相关贡献者。

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出版体系中版权转移和收益不公的问题,还激励了科研数据的共享与合作。当前已有项目在该方向做出尝试,例如在去中心化生物医药研究平台Molecule上,研究团队可以将新药专利转化为IP-NFT,通过透明的分配机制让资助者和团队成员共同受益。这种机制为知识产权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公平性与效率,是DeSci推动科学开放共享的关键环节。

总地来说,相对于Sci-Hub这样在传统互联网的逻辑下,用一些非主流手段开辟一方风雨飘摇的学术绿洲,DeSci更像是从底层逻辑上尝试创新甚至“革命”,为学术资源提供完全崭新的体系和平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 打赏 】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