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方面来看,ICO融资行为的风险
ICO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不仅促进了区块链技术日益成熟,也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但是,ICO融资缺乏法定监管机构的监管,使得当前绝大部分的ICO融资都是骗局。
这破坏了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导致我国的数字货币经济处在一种危险的境地。
1.ICO融资的市场风险
ICO融资从构成来看就存在固有风险。
一是ICO融资的发行主体是未按法律规定注册的非实体法人,因此可能涉及非法公开发行证券,洗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等犯罪风险。
二是ICO融资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的去中心化等特点。
三是ICO融资的募集对象是不特定的投资者,实践中也存在区块链遭黑客攻击,投资者资金损失惨重,难以追回的案例。
且ICO融资存在着诈骗、内幕交易等风险,恶性短线交易泛滥等成为ICO融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
ICO融资的信用风险
ICO融资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中小企业首次发行代币融资时,只需要发布一份白皮书。
实践中的白皮书往往内容夸大、甚至内容不实,对ICO融资项目的相关信息披露不多,使得投资者无法了解到该项目的价值、前景、后续进展及资金使用等情况,项目发行方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一旦发起人逃遁,投资者的本金及利息几乎无法追回。其次,代币发行方通过区块链技术编写代码,也可以利用区块链的漏洞控制数字货币的交易,侵犯投资者的财产安全。
最后,ICO融资的发起人一般是非实体的团队、甚至是个人,且ICO融资项目一般都是还没实施的项目。
因此,发行方发行的代币价值一般都是由自己定价,没有法定的专业机构评估,价格基本靠炒作,代币的真实价值估值困难。
系统性金融风险
代币交易的跨国性可能会使得一些企业或个人将资产绕过国家管制转移到国外,由于没有中心机构进行监管,因此很难被发现。
这可能会损害储备主权货币的地位,快速减少外汇储备,破坏外汇储备的稳定作用,进而冲击该国的经济均衡和外部均衡,最后导致法定货币从中心和主流逐渐被移除,劣币驱逐良币。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认为,只有国家掌握着货币发行权,才能保障国家安全,2因此,必须对代币交易进行监管和规制,货币的发行只能由国家掌控。
若国家的货币发行权被非法定机构所掌握,可能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危机,从而危害到国家安全。
技术性安全风险
虽然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账户内的数字货币可能因黑客攻击而被窃取。
依托区块链技术设计开发数字货币交易系统,是由复杂的计算机加密算法创造出的数据代码组成的,而复杂的代码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给黑客攻击系统提供了方便。
黑客可对区块链技术的不同层面展开攻击,越底层的攻击,越可能影响整个区块链技术。
例如,对数据层的攻击导致整个区块链的崩溃。区块链技术的各个层面环环相扣,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下个环节必将会产生更多的安全问题。
其中应用层的技术隐患最大,不法分子可以直接利用应用层的安全管理漏洞对用户账户内的数字货币资产展开攻击。
ICO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其中的数字货币资产,若这一重要部分被冲击而丧失安全性,那么整个区块链就会崩溃,投资者与发行者将面临重大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发行公司破产。
例如,在2014年初,总部位于日本的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所Mt.Gox,惨遭大量黑客攻击,损失大约客户的七十五万枚和本公司持有的十万枚比特币(占当时全球比特币的6%),约为四亿多美元,且该公司账户被盗走二千七百万美元。
最后仅找回二十万枚比特币。最终,该平台因资不抵债而申请破产。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容易成为网络黑客的攻击对象,发起人融资所获得的数字货币易被他们盗取,其匿名性的特点,使得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将数字货币作为犯罪工具,这使得发行人、投资者和金融市场都面临了较大风险。
目前,国内精通区块链的人才,占全球真正精通区块链技术的人才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在我国,ICO的技术安全风险仍需重视。
ICO融资的法律风险
ICO融资是利用区块链技术融资的新型金融行为。实践中,因其市场、信用、系统、技术存在风险以及融资对象、融资行为定性不明而引发法律风险特别是刑事风险。
有些疯狂的ICO融资项目在不到一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募集,这不仅为初创区块链公司扩宽了融资渠道,也迅速扩大了其融资规模。
然而,目前监管ICO融资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尚未完善,种种潜在的融资风险一直存在。
例如,前置法均未明确规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若法律风险一旦实现,则受害人缺乏救济渠道。
且由于ICO融资行为本身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导致项目发行人的具体身份信息不明,而据《民事诉讼法》第108的规定可知,民事诉讼中被告不明确,将导致被害人难以提起民事诉讼进行救济。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