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kastop>> Kas信息 Web3信息>>正文内容

韩国加密货币新政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监管对比初步调查报告

  文章来源:上林下夕

  一、韩国加密货币新政核心内容(2024-2025年更新)

  1. 用户保护与合规框架升级

  《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VAUPA)全面实施

  该法案于2024年7月生效,要求交易所将至少80%的用户加密资产存入冷钱包,用户法币资金由持牌银行隔离托管,并强制平台购买保险或建立储备金。2025年1月,韩国启动VAUPA第二阶段立法讨论,重点完善资产发行、流通披露细则,并重新定义虚拟财产在会计法规中的记账标准。

  冷钱包监管强化:2025年起,韩国国家税务局(NTS)获权对逃税者的线下冷钱包资产进行搜查与扣押,明确数字资产无论存储形式均需纳税。

  刑事处罚升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最高可处终身监禁,违法所得超50亿韩元(约376万美元)的个人面临双倍罚款或无期徒刑。

  2. 机构准入与市场创新突破

  企业参与解禁:2025年2月,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启动试点计划,分阶段允许上市公司、非营利组织及公共机构通过实名账户交易加密资产。截至2025年10月,韩国加密货币投资者人数突破1600万,首次超过股票投资者(1410万),占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一。      稳定币监管框架建立:FSC于2025年10月公布《虚拟资产2.0阶段法案》计划,首次引入韩元稳定币发行制度,要求发行人须持有100%以上高流动性准备金(如国债、存款),并禁止支付型稳定币支付利息。韩国八大银行(如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已联合开发韩元稳定币,计划2026年初推出。     ETF与税收政策调整:FSC计划2025年底批准现货比特币ETF;加密收益税统一为20%的固定税率,较此前最高55%的累进税率大幅降低。

  3. 交易所监管与市场秩序规范化

  上币规则收紧:2025年6月起实施的《交易支持示范案例修订案》要求新上市代币具备最低流通量,并限制上市初期市价委托,防范投机炒作。FSC计划将交易所上币权限从自律机构(DAXA)收归政府直接监管。     反垄断措施:针对Upbit、Bithumb等头部交易所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的局面,FSC与公平交易委员会联合研究防止市场垄断的方案。      概念更新与范围明确:将“虚拟资产”更名为“数字资产”,纳入分布式账本技术特征,并细分服务商类型(交易所、托管商等),禁止混合经营。

  4. 国家战略与生态建设

  纳入五年国政计划:2025年8月,韩国将“构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和“发展加密资产市场”列为123项国家核心任务,政策方向从严格监管转向创新支持。     GameFi与RWA重点发展:依托全球第四大游戏产业基础,韩国推动《传奇4》等GameFi项目;同时授权韩国交易所(KRX)设立证券型代币市场,预计2030年RWA市场规模达2870亿美元。      安全挑战应对:针对历史安全事件(如Orbit Bridge损失1.08亿美元),强制平台通过CertiK Skynet等安全评级认证,要求实时监控与供应链审计。

  二、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密货币监管体系对比(2024-2025年动态)

  下表汇总了主要经济体监管框架的核心特征与最新进展:

  





国家/地区监管框架核心特征税收政策创新支持措施执法力度
韩国- VAUPA法案强化用户资产保护 - 冷钱包搜查权落地 - 稳定币发行人许可制度(2025年10月提案)收益税统一为20%(原最高55%)- 允许机构交易(2025年试点) - 推动韩元稳定币与ETFNTS可扣押冷钱包资产;2025年可疑交易报告激增3.7万条
美国- 联邦层面:特朗普政府将比特币纳入战略储备(2025年3月) - 州级差异化:怀俄明州SPDI牌照、纽约州BitLicenseIRS罚款2024年达47亿美元;资本利得税分级征收- 批准比特币/以太坊现货ETF(2024-2025年) - 《清晰法案》明确SEC/CFTC分工联邦与州协同打击洗钱;BitLicense年审强化
日本- FSA牌照制管理16家合规交易所 - 批准首个日元稳定币JPYC(2025年)计划将加密资产从“杂项收入”调整为“金融资产”,适用20%统一税取消散户衍生品交易限制,杠杆上限提至10倍FSA定期审查交易所安全
新加坡《支付服务法》发放三类牌照,提供税收优惠与沙盒试点无资本利得税;企业缴17%所得税28家企业获数字支付代币豁免;支持RWA代币化反洗钱追踪大额交易;2025年新增稳定币审计
欧盟MiCA法规(2024年12月全面生效):统一稳定币监管,要求100%准备金成员国自主定税;德、法征收资本利得税支持跨境合规项目(如欧元稳定币)强调反洗钱与跨境协作(如欧洲刑警组织)
中国严禁私人加密货币交易,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未明确加密资产税制香港试点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禁止向内地居民服务打击挖矿与交易,违规者承担刑事责任

  三、关键对比分析

  1. 监管取向:从“保守限制”到“创新包容”

  韩国美国日本倾向于“风险可控的创新”:韩国通过VAUPA和稳定币框架平衡安全与市场活力;美国以ETF和战略储备推动制度化;日本逐步放宽散户交易限制。

  中国维持严格禁止,但通过香港试点探索离岸监管;欧盟凭借MiCA实现全域标准化,但执行仍依赖成员国协作。

  2. 执法严格度与技术适配性

  冷钱包监管:韩国独创性地将线下存储纳入执法范围,美欧仍聚焦交易所与热钱包。

  稳定币储备要求:韩国、美国、欧盟均强制100%准备金,但韩国禁止利息支付并倾向银行主导模式,与美国的私人发行体系形成对比。

  交易透明度:韩国实施“旅行规则”(100万韩元以上交易需报备),欧盟MiCA要求全周期合规,而美国依赖现有银行法规。

  3. 税收政策与资本流动管理

  固定税率趋势:韩国(20%)、日本(计划20%)采用简单税制,降低合规成本;美国实行资本利得分级征税,新加坡免个人交易税。资本外流应对:韩国推动韩元稳定币防止财富通过USDT/USDC外流(2025年第一季度稳定币外流占比47.3%),中国通过外汇管制与数字人民币应对。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

  1. 韩国新政的全球影响

  竞争优势巩固:GameFi、RWA等优势领域结合机构准入政策,吸引全球资本;韩元稳定币若成功,可能挑战美元主导地位。

  风险与挑战:高合规成本或抑制中小企业创新;冷钱包搜查可能引发隐私争议。

  2. 全球监管趋同化趋势

  规则协调:韩国参考美国GENIUS法案与欧盟MiCA,旨在与国际标准接轨;G20正推动加密货币税收与反洗钱框架统一。技术监管升级:零知识证明、混币器等隐私技术加剧监管挑战,各国需强化RegTech投入(如韩国部署AI反洗钱系统)。

  3.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分类治理探索:可参考韩国“离岸试点”(如香港稳定币沙盒)与境内严控的双轨模式。立法前瞻性:韩国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战略(五年国政计划),中国可加快立法研究,明确数字资产法律属性。

  结论

       韩国通过《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升级、机构准入解禁与稳定币框架构建,正从“严格监管”转向“创新友好型监管”,目标是成为全球数字金融中心。其政策核心是平衡用户保护与市场活力,并通过韩元稳定币战略减少对外依赖。

       全球范围内,监管框架正从碎片化走向协调(如MiCA、GENIUS法案),但各国在税收、执法强度上仍存差异。未来,跨境合作(如反洗钱数据共享)、CBDC与稳定币的竞争融合隐私技术监管将成为关键议题。

  (本报告最后更新于2025年10月21日,基于韩国及全球最新政策动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 打赏 】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