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预测市场前瞻:如果稳定币解决了“支付” 预测市场能否解决“真相”?
作者:Shigeru,CGV Research
导读:稳定币已证明加密的“支付价值”,而预测市场正试图证明“信息价值”。在圈内,Polymarket、Kalshi 等平台交易量飙升,成为最接近真实世界应用的赛道之一;但在圈外,它仍被视作博彩,难以获得主流认可。本文将解析预测市场的现状、破圈路径与未来趋势,探讨它是否能成为继稳定币之后,连接加密与现实的下一个基石。
在过去两年里,预测市场正在成为加密行业里最具争议、但也最具潜力的“真实世界应用”:在圈内,它已经跑出了 Polymarket、Kalshi 等头部平台,交易量快速攀升;在圈外,它却依旧被视作博彩,难以进入主流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视野。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预测市场能否像稳定币一样,真正突破圈层,成为加密行业与现实世界连接的下一个基石?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级别的金融科技产品?
加密预测市场生态(Messari)
当前格局剖析:圈内繁荣与圈外认知鸿沟
为什么同一个市场,在加密圈内能炒得火热,而在圈外却鲜有人问津?预测市场正是这样一个“内热外冷”的典型案例。
一方面,圈内热度持续升温。
以 Polymarket 、Kalshi 、Manifold为代表的平台,在加密社区内已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流量与叙事。
加密预测市场占比情况统计(Dune, 2025.10.06)
Polymarket 以其简洁的界面和美元稳定币结算方式,成为讨论美国大选、宏观经济数据、加密行业空投等事件的重要场所。在 2025 年,Polymarket 的累计交易量已突破 75 亿美元,其中 8 月份交易量超过 6.18 亿美元,主要源于政治事件和宏观预测的驱动。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Polymarket 在东部时间凌晨 1:30 就将特朗普的胜率定为 99%,而福克斯新闻直到凌晨 1:47 才宣布结果,其他媒体更是拖延许久。持续的套利行为和将价格偏离公允价值的边际成本上升,使得预测市场的错误短暂且易纠正。
Manifold 则以“社交+预测”的轻娱乐模式,吸引了超过 20 万用户参与,成为社区用户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新型投票池”。然而,2025 年 Manifold 的日活跃用户一度降至历史低点 886 人,反映出用户保留率的挑战。
此外,Kalshi 作为合规平台异军突起,2025 年 9 月交易量已达 13 亿美元,占据全球预测市场活动的 62.2%,并在体育赛事预测中主导市场。
另一方面,圈外认知仍然不足。
普通大众往往将预测市场与“博彩”直接划等号,对其在“信息聚合”与“概率定价”上的价值认识不足。即便在美国主流媒体开始偶尔引用 Polymarket 数据作为参考时,预测市场的社会认知度依旧停留在“小众玩具”层面。
例如,2025 年《经济学人》杂志报道中指出,低流动性问题导致大型投资者难以参与,限制了市场的公信力。 缺乏合规标签与权威背书,使其难以进入主流用户的认知框架。尽管 Kalshi 在 2025 年 3 月的 March Madness 赛事中录得 2.08 亿美元交易量,但公众仍视其为赌博,而非信息工具。
跨圈扩展策略:多维度融合与创新路径
如果预测市场真要破圈,它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升级,而是找到新的叙事和入口。政治、宏观经济、娱乐体育,甚至 Web3 原生生态,都是潜在的爆发点。
1. 锚定现实事件:政治、经济与娱乐的流量入口
预测市场天然与现实事件存在强相关性,政治、经济、娱乐体育等板块是其突破圈层的最佳切入点。
政治事件: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公投、法案投票通过概率等,均为传统民调难以准确预测的事件。预测市场因其价格化机制,往往能提供更实时、更接近真实概率的指标。例如,2025 年 Polymarket 上关于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市场,交易量超过 5000 万美元,用户通过押注“加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实现风险对冲。
宏观经济:CPI 公布、非农就业数据、美联储利率决议等金融市场敏感事件,是机构与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预测市场可以成为“市场预期”的实时表达。在2025年日元carry trade unwind期间,基于oracle的预测市场提前几周预测了日元15%的贬值,而股票市场反应较慢。
娱乐与体育:奥斯卡、世界杯、奥运会等具备全民关注度,能够将大量圈外用户自然引流至预测市场平台。例如,2025 年 Kalshi 上关于 Taylor Swift 和 Travis Kelce 订婚的预测市场,一位交易者以 0.37 美元买入合约,最终获利 5 万美元,引发媒体广泛报道,推动娱乐圈用户涌入。
2. 媒体舆论协同:从数据源到权威指标的转型
预测市场要突破圈层,必须成为被引用的数据源。
民调替代品:在美国,部分媒体已经开始用 Polymarket 的价格作为民调的补充甚至替代。与传统民调依赖问卷调查不同,预测市场的价格反映了“真金白银的下注”,因此更具信号价值。2025 年,Yale Insights 报道指出,政治预测市场的引用率上升,但警告其准确性需谨慎。
即时概率指标:新闻报道若能引用预测市场的实时数据,如“市场显示 72% 的概率美联储将在 9 月加息”,将极大提升预测市场的权威性和传播力。例如,2025 年 Barron's 杂志在报道 March Madness 时,直接引用 Kalshi 数据作为赛事预期指标。
3. Web3 生态深度融合:衍生工具与社交闭环
DeFi 集成:预测市场可以成为链上衍生品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例如对冲利率、政策、甚至代币上市等不确定性事件。2025 年,Polymarket 与 DeFi 平台的整合,帮助用户在比特币价格预测市场中实现链上对冲,交易量达 4.3 亿美元。
SocialFi 联动:KOL 可以发起预测合约,让粉丝直接参与,并形成收益与流量的循环。新兴平台 Melee 在 2025 年融资 350 万美元,推出“病毒式预测市场”,允许无门槛创建社交预测事件。
RWA 结合:预测市场在本质上接近衍生品,未来完全可能与 RWA(真实世界资产)衍生品相结合,成为链上另类交易工具。Kalshi 在 2025 年与 RWA 整合的尝试,推动其交易量三周连续超过 Polymarket。
私有公司代币化:私有公司代币化实施难度较大,包括创始人的抵触、法律风险、虚假的“治理”权利、流动性不足等问题,而预测市场可以更轻松地满足类似需求。通过创建关于公司事件(如融资成功概率)的市场,用户可间接投机私有资产,而无需复杂代币化。
4. 技术体验升级:用户友好化与门槛降低
AMM+NFT 化:利用自动做市机制与 NFT share 化的设计,让用户“买入一个观点”更直观,降低理解门槛。Manifold 的 NFT 化预测 share 在 2025 年吸引了新用户,但整体活跃度仍需提升。
轻量化入口:通过 Telegram Bot、微信小程序等形式,让预测市场的参与像“发起投票”一样简单,有助于圈外用户快速进入。Polymarket 的移动端优化在 2025 年推动用户增长 20%。
发展瓶颈解析:监管、流动与叙事三大障碍
每一次风口都绕不开瓶颈。预测市场的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价值”,而在于“能不能撑得住”。监管、流动性和叙事,是三道横亘在前的门槛。
1. 监管灰色地带:博彩与衍生品的界限博弈
预测市场位于博彩与金融衍生品的模糊地带。在美国,CFTC 对 Kalshi 的审批已开了先例,但多数平台仍游走在灰色地带。2025 年 9 月,CFTC 批准 Polymarket 重返美国市场,但 commissioner Kristin Johnson 警告监管护栏不足,缺乏对市场的可见度。
香港、新加坡等地虽有潜在监管窗口,但目前缺乏明确政策。监管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预测市场吸引机构用户的能力。例如,2025 年 PrizePicks 获得 NFA FCM 注册,开启合规预测市场,但整体行业仍面临法律挑战,可能上诉至最高法院。
2. 流动性短板:资金池规模与网络效应的缺失
大多数预测市场的资金池集中在少数热门事件,长尾市场流动性匮乏,导致价格缺乏参考意义。若无法吸引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预测市场难以形成信息聚合的“网络效应”。
2025 年报告显示,低流动性导致大型对冲需求无法满足,影响准确性。例如,Manifold 的长尾市场活跃用户不足 1000 人,难以支撑复杂预测。
3. 叙事认知偏差:从“赌博”到“信息市场”的转变难题
大众对预测市场的固有印象依旧是“赌博”,而非“概率化的信息市场”。在缺少权威机构背书之前,这一叙事难以快速扭转。2025 年媒体报道强调,预测市场虽交易量激增,但监管缺失导致公众信任不足。
未来趋势展望:主流融合与长期价值定位
稳定币解决了支付问题,下一个能证明加密真实价值的,可能就是预测市场。它或许不是现在,但方向已经清晰。
要实现真正的跨圈传播,预测市场必须超越加密用户自循环,向更广泛的叙事嵌入。
媒体数据化:成为报道中的实时预期指标
预测市场需要成为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概率指标,让公众逐渐接受市场价格作为“集体预期”。2025 年,KPMG 报告显示预测市场的流行度持续上升,媒体引用率同比增长 30%。未来,Polymarket 和 Kalshi 的数据将持续出现在主流新闻与财经节目中。记者在报道选举、宏观经济或体育赛事时,如果想保持可信度,必须参考预测市场给出的概率。
监管演进:合规化开启机构资金大门
CFTC 的技术升级与反馈机制预计在 2025 年 10 月前完成,Polymarket 重返美国市场、Kalshi 在监管博弈中的胜利,都意味着预测市场在事件合约上架、清算方式和机构资本参与方面将有更清晰的路径。这不仅是“合法化”的象征,也将成为机构资金入场的前提。
流动性机构化:专业化资金与交易团队的涌入
随着监管逐渐清晰,专业资金将率先入场。从一个管理规模 千万美元级别 的纯预测市场基金的启动,到量化机构设立专门的预测市场交易部门(不仅做市,还进行方向性交易),这一趋势已开始显现。SIG 为 Kalshi 提供做市服务就是一个明确的先例。
产品金融化:预测市场的衍生品化与终端化
预测市场的最终形态,很可能是演变为新型衍生品交易所。专家预测,到 2030 年,全球预测市场规模或达 1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预测市场数据会逐渐与 Bloomberg、Refinitiv 等专业终端接轨,拥有实时行情、历史记录、提醒功能、图表展示,并支持 Excel/Python 与新闻编辑系统的原生 API。到那时,编辑和交易员会像使用股价、利率和汇率数据一样,直接处理预测市场的概率数据。
综上,预测市场的真正价值,不仅是让人下注,更是让信息有价格。稳定币已经证明了“支付”的现实价值,下一个被验证的,也许就是“信息定价”。
预测市场今天的处境,正像早期的稳定币市场。谁能看懂它的潜力,谁就可能提前站上下一个行业基石。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搜索的消亡:AI时代的购物将如何运作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